来源:
“三年突破”看发展(一) 渐行渐近的东部滨海新城
东部滨海新城总体规划面积191平方公里,包括泊于、桥头两镇全部和崮山镇部分辖区,是中心城市发展的拓展延伸。整个新城开发建设按照“三年成势、五年成形、十年成城”的目标,正如火如荼建设中。如今,“三年突破东部滨海新城”的目标逐渐显现,新城建设加快发展之势已然形成。
随着东部滨海新城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,三年来,新城的建设一次又一次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。未来的不久,东部滨海新城拥有很多豪华配置,威海最优质的学校、最高端的社区、最先进的医院、最智能的交通……总之,这里有满足你的一切优质条件和设施。近日,记者走进威海东部滨海新城,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随处可见。
位于经区崮山镇五渚河水系周边的五渚河生态公园二期(山体部分),紧邻五渚河生活区,景观和设施布置主要以全长1833米的公园主干路为主轴,向周边各区域分散布置,是集文化体验、学习实践、健身娱乐、社区交往的开放性综合公园。张永利说,五渚河生态公园占地面积为50.3公顷,绿化面积多达40万平方,除了一些景观树木外,公园内还有80多亩的精品水果采摘区,以及20多亩精品蔬菜农场。
在另一处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应属逍遥湖景观平台,走在木栅道上,习习清风扑面而来……威海城投集团大垚公司总经理苏平说,此前的逍遥湖及逍遥河入海口区域被大量泥沙淤塞,所以清淤是一项艰巨任务。而清理出来的沙子大多被运往对面的海岸,用于沙滩整治和海水浴场建设,可谓一举两得。处在收尾的沿海岸线修复整治工程海水浴场部分,正在加速推进,绿化完成80%,计划7月份就能开业迎宾。
宽敞的马路,微波粼粼的湖水,美不胜收。的确,在新城,生态环境优越,海岸、沙滩、松林、湿地、河流、湖泊、山地等自然景观汇集。在这里,拥有约14公里海岸线,有优质的海水、有细软的沙滩、有天然的礁石;拥有500多公顷的沿海防护林带和300多亩的湿地;还有天然的生态廊道以及高低起伏、错落有致的陆地形态……
这一切美景都是源于东部滨海新城开发建设坚持“环境优先”原则,充分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,科学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山体、水系、林地、岸线等自然条件,致力于提升生态环境,将城市融入自然。目前,逍遥湖景观工程、石家河公园、五渚河生态公园、沿海岸线整治等景观提升工程全面推进,新城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。
基础设施配套也是东部滨海新城最大的变化之一。新城启动建设以来,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,按照“先地下、后地上”“智慧新城”等原则,持续加大投入,不断完善各类城市配套设施。
作为东部滨海新城亮点工程之一的地下综合管廊,一期工程34.2公里全面启动建设,这是全市第一个开工的管廊项目,去年4月份成功获批全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,目前已建成10多公里和一处监控中心。到年底,东部滨海新城地下管廊一期工程将全部完工。
4月25日,,通过大屏幕,可以看到地下综合管廊内的情况。进入宽敞的地下综合管廊示范段仓内,可以参观管线的相关准备。入廊管线包括电力、给水、污水、雨水、通讯、热力、燃气、再生水等8类,工程建成后,可以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,提高城市整体管理水平。项目负责人说,今年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总里程,计划建设20公里,分别分布在逍遥路、成大路、松涧路等路段。
基础设施配套是城市运行的“血管”和“神经”。除了新城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,滨海新城的“四横三纵”主干路网建设基本成形,三年累计完成新建或整修成大路、石家大道、金鸡大道、环海路等道路路基约82.8公里,完成硬化约35.1公里、121.8万平方米。供热、供气、供排水等各类管网也随道路建设同步实施。
220KV港区变电站和崮山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,泊于水库加快建设,预计今年上半年可达到蓄水条件;公交中心站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;新城热电项目一期也已经正式动工建设;市委党校新校、市中职学校新校区、市档案中心、公共服务区、威海一中新校区等公建项目开工建设中……
泊于镇的崮庄安置区龙山湖小区,大型施工设备隆隆运转,车辆来回穿梭,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主体施工,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。
现场,崮庄村支书林永清说,村里230户620多人,都在外面躲迁,还有在周围建了一些临时躲迁房,主要照顾年龄大的村民。在建造楼房中,村里还选出了两名村民代表张明华和于秉福,他们主要负责查看楼房建设标准情况,并随时与施工方沟通,定期向村民介绍房屋建设情况。
52岁的张明华,做了10多年的瓦工,如今村子盖起的高楼,从水泥、钢筋、混凝土……每一步他都看在眼里。张明华说,他们对楼房建设非常满意,房子建得好,他听施工方介绍楼房都是采用了保温一体化、楼板厚度、建设标准也都是高标准,“据说这绝对是回迁房质量最高标准,工人涂抹水泥的光滑度也能看出工人手艺厉害。”每次遇到村里人,总会把房子的最新情况告诉大家,有什么问题也与施工方积极沟通,工地成了他第二个家。
东部滨海新城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,拆迁协议签订方面,截至目前共完成三滩、逍遥、龙山湖等6个安置区涉及的23个村7600多户协议签订工作。安置房建设方面,按照城市社区标准对其规划设计、施工管理等都做了详细规定,确保了安置房的高标准、高质量建设。目前已有三个社区共153栋安置楼共94万多平方米开工建设并陆续封顶。明年6月,村民就能全部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。
在这之后,滨海新城将及时实施拆迁居民养老、就业等配套政策,积极推进“农民转市民”,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。同时结合新生小城市、特色小镇等试点项目,研究探索新城范围内村改居及市民变居民后的集体经济组织改制、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,保证新城社会各层面体制机制协调健康发展。
“三年成势、五年成形、十年成城”——这是市委、市政府给东部滨海新城定下的建设目标。三年多过去了,一座新城的发展大势已成,它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。